疫情期间,学校公共建筑如何“安全防疫”?

image001.jpg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在此境况下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建筑的应急和安全防疫功能应当放在首位。学校作为一个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科研楼等校园公共建筑的安全健康运行便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压力。所以,学校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公共建筑安全防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形式严峻而复杂。在此境况下,学校公共建筑又该如何进行安全防疫?以下,是一份来自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公共建筑防疫运行技术指南。该指南可作为正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在传染疫情防控时期运行管理参考。内容选自该指南的“建筑”、“通风”和“清洗消毒”三个板块。


一、建筑

1.防疫期间,公共建筑出入口宜设置疏导,设置只进和只出的门,采用人流单行进出的方式。


2. 多层公共建筑的电梯宜停止运行;高层公共建筑的工作人员建议尽量采用走楼梯步行方式,尽可能不使用电梯。有条件的公共建筑可分开设置上行和下行楼梯,避免人员交叉。


3. 防疫期间,公共建筑宜根据建筑物实际使用功能、使用人员和使用时间临时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相对稳定的使用区域,对于频繁流动变化的人员,宜设置独立的空间区域,如在其入口附近设置访客区且采用预约访客制,避免同一时间人员聚集。


image003.jpg



4. 防疫期间,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剧场、大报告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停止使用。公共建筑宜进行使用人数总量控制。


5. 防疫期间的会议应尽量采取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公共建筑中的各类会议室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


6. 公共建筑的人员停留区的空间布置应考虑人员相互交流空间距离1m以上。公共建筑中庭、公共休息区等人员停留区,应减少或不布置桌椅等家具,尽量避免停留接触。


7. 公共建筑的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二、通风


防疫期间的公共建筑日常通风应按以下原则运行:


1. 公共建筑中,每2小时应主动开窗通风1次,每次15分钟~30分钟以上。开窗通风宜在上午10:00至下午16:00之间室外温度较温和时。


2. 公共建筑中,所有平时所用的送排风机均应启动。


3. 公共建筑中有外窗房间,在空调运行期间宜保持外窗一定的开度(高层公共建筑随着高度增加,开窗开度可以适当减小),确保空气流通;若外窗与空调设置窗磁联动控制,建议在传染疫情防控时期取消联动。


4. 公共建筑中无外窗或固定外窗房间,在空调运行期间宜将房间门保持一定开度,使房间与其他非人员停留空间保持相同。


image005.jpg


5. 公共建筑夜间无人期间,在确保室温不低于5℃的防冻值班温度前提下,应关闭所有制冷供暖设备,开启外窗,启动所有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时间不少于2小时。对于无外窗与固定外窗房间,应设置临时移动式风机对房间向公共区域排风,并通过公共区域与室外换气,避免通风死角。


6. 公共建筑的厨房通风与餐厅食堂通风时,应识别气流组织与正负压方向。厨房通风时,应通过室外补风,不应通过公共建筑内其他区域负压渗透补风。餐厅食堂通风时,若原有排风口设置于售卖区,且售卖区处于负压区或回流区,不应启动原有排风系统,可在餐厅食堂设置临时移动式风机从人员停留区向室外排风。



三、清洗消毒


1.公共建筑中清洗或消毒的设备与部位包括:

①公共建筑中通风空调系统的清洗或消毒包括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冷媒直接膨胀式空调室内机翅片)、表冷器、加热器、加湿器、冷凝水盘、冷凝水管道、冷却水管道、通风空调风管等。

②公共建筑中给水排水系统的清洗或消毒包括饮用水滤芯、开水炉、热水炉、给水管道、平时用水箱等。

③公共建筑中公共易触摸部位清洗或消毒包括公共区域的把手、扶手、电梯按钮、公共电脑键盘等。

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清洗或消毒包括垃圾收集间等暂存场所、公共的污水泵井、卫生间及其卫生洁具、疑似病例停留的空间以及日常公共室的清洁等。



image007.jpg


2.公共建筑中通风空调系统应每1~2月进行一次清洗或更换。对于疫情严重地区,通风空调系统应每周进行一次清洗或更换。常规清洗可采用带消毒液的清水冲洗或采用擦拭方式。


3. 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对通风空调系统室内进行消毒与清洗更换。


4. 公共建筑中排水系统以及设置检修门的水管井应每2-3月进行一次消毒。对于疫情严重地区,应每半月进行一次消毒。


5. 公共建筑中公共易触摸部位宜设置浓度75%的酒精、洗手液、消毒液等清洁消毒用品。洗手盆手动龙头附近设置浓度75%的酒精消毒液,龙头使用前对把手进行消毒后使用。


6. 高层公共建筑,当电梯必须开启时,对于电梯轿厢应每隔2小时用有效含氯量500mg/L的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擦拭不少于1次,且电梯在等候期间宜调整控制程序保持电梯门常开状态。


image009.jpg


7. 公共建筑垃圾收集间等暂存场所应设有冲洗和排水设施,并进行定期进行冲洗、消毒杀菌。在智能化垃圾收集箱中宜增设紫外线或消毒液消毒等功能,投放垃圾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消毒功能的启动。一般性的垃圾收集箱旁,应配置消毒液消毒等设施。


8. 污水泵井等周边应定期喷洒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进行消毒,有条件的附加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每天定时对卫生间及其卫生洁具的清洁情况(包括排泄物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检查频率不小于4次/天。


9. 公共建筑常规清洁时,宜在非工作无人员期间湿式清洁,避免清洁时扬尘。


10. 对出现疑似病例停留的空间,应封闭房间后采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必要时应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方式,但紫外线灯不应直接照射人体。


11. 清洗与消毒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空调风管不应采用人工清洗与消毒方式。


12. 所有设备或空间消毒后应及时冲洗或通风,通风时间视通风效果,但至少应保持通风半小时以上以消除消毒溶液残留物对人体与设备的有害影响。


image011.jpg


——行之有话说——


防控胜于救治

多一份留心就会少一份隐患

存一份在意就会少一份危险

疫情当前,

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防控

齐心协力,坚决打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役!

让我们一起相信

一起等待

疫情消逝,春暖花开之时……

厦门行之教育集团 学习型校长研修院
电话:18050025135     
邮箱:2502863732@qq.com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西路19号金福创想中心10楼
关注学习型校长研修院
集团子品牌:最美中国字  德育中国  汇汇吧
厦门行之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14021862号-2